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三中新闻>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省级媒体聚焦我校走“走班+走教”融合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05-24 17: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根据校情将“名师走教” 工作和“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有机结合,实施“走班+走教”融合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日前,江苏电视台、江苏教育报等省级媒体就我校走“走班+走教”融合发展之路采访了学校负责人和部分师生。
    当天,我校邀请了省口岸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栾芳老师到校为高一年级数学A班进行送教。课后,王月同学在接受江苏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任课老师基于学情出发,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来送教的校外老师平时面对的学生基础较好,比较重视知识的拓展提升,因此,对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而言,更能吃饱。”
   “教育的核心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发展,而每一个学生又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提出“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而适合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欲望,开学伊始,我们积极实施“行政班+走班”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走班分层教学设A、B二个层次,A层次成绩较好,B层次成绩中等,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石泰校长在接受江苏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学期开学后,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校情和学情,充分考虑师生需要,罗列出本学科的“名师走教”需求清单,经统计汇总,一共提出了29个需要,分别涉及10个学科。学校汇总需求菜单后,结合校情,认为必须通过走“走班+走教”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放大名师走教效应,助推“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学校还将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充分鼓励学校现有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校内走教,让这部分骨干教师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同班级之间交叉走教,盘活校内优质师资资源。积极鼓励这部分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校外走教,以校际联盟为依托,在开放中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
 
(姜涛   杨建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