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评选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充分调动各教研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各组教师的集体创优意识,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选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2.评选结果全部依量化形式表示,各项目的赋分结合每学年工作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变化。
3.评选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评选出3—5个先进教研组。
二、参评条件:
没有违反下述任意一项要求,即可参加评选。
1.各项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报告册等材料完整并按时上交。
2.教研组应按照工作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地点和切实的活动内容,全面落实活动计划,严格执行教研活动签名制度,有详细的教研组活动记录。
3.教师无上课迟到、早下课、不上课、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在业务成绩方面弄虚作假等违反教师教学纪律的行为。
4.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包括备课教案、上课与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记录等,完成情况较好。
5.教学、教研成绩显著。
三、评选内容及赋分:
1.教研组常规工作(30分):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师个人教学计划表、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材料准备完整并按时上交,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包括备课教案、上课与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记录等,完成情况较好的教研组,可得30分。各项材料如果不能完整并及时上交的教研组,得分按1分/人次扣除,但最多扣分不超过30分。教科室还将根据常规工作检查和干部推门听课检查等情况给各教研组加分或扣分。
2.教研活动(20分):
包括每两周开展一次的教研活动(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参加人数、开展情况、参加专家报告或收看录象、外出教研活动、校内培训、开展教学反思和听课评课等情况。教研组无故不开展教研活动,又不事先说明情况,得分按2分/次扣分;教科室根据各教研组活动签名记录,对教师无故迟到或不参加教研活动,又不事先说明情况,按0.5分/人次扣分,但最多扣分不超过20分。
3.开设公开课(或研修课)情况(10分):获学校批准,开设公开课(或研修课)且效果很好记10分(管理规范、有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记录,在校、市内影响较大,如举办过校级以上的观摩研讨和专题展览、被市级以上报刊报道过、有作品集类的成果等),效果较好记8分(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记录,有能反映学生学习收获的成果),效果一般记5分(有计划和总结,教学计划能得到落实)。
4.指导青年教师(10分):对参加工作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有明确的指导目标、计划,学期末应能拿出明确材料表明青年教师取得了成绩或进步(如获奖纪录、教学成绩统计等)。指导成绩很好记10分(青年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或个人教学成绩突出),成绩较好记5分(青年教师获得校级荣誉,或个人教学成绩超过组内平均成绩)。
5.组织学生活动和学科竞赛(10分):学生活动有计划、记录,效果很好记10分(如学生在竞赛等活动中取得较突出成绩或在本校以外具有较大影响);效果较好记8分(组织各种类型学生活动并得到学校和学生好评的);效果一般记5分(有计划、有活动)。对于学科竞赛,学生获全国等级奖每人次记1分,省级奖每人次记0.5分,市级奖每人次记0.2分,该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6.教科研成绩(20分):
(1)教师业务成绩(10分):教研组内教师个人在优质课、课件、教案、论文、教学能手等业务竞赛中获奖或获得业务方面的荣誉的,按获奖或荣誉等级分别记分为校级0.5分/人次、市级1分/人次、省级1.5分/人次、全国级2分/人次,该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2)新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10分):教研组应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卓有成效地开展新课程研讨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按课题立项等级分别记分为市级5分、省级8分、国家级10分,成功结题再分别加分为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
四、评选程序:
学年末,各参评教研组对照本方案拟写“先进教研组”自评报告,与相关证明材料一起按规定日期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人员核定各参评教研组总分;由校长、分管校长、教科室、教导处组成评选小组,按各教研组总分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公示后,学校对先进教研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几点说明: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教研组,取消评选资格。
1.教研组内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
2.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的教研活动极不正常甚至流于形式的。
3.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或者全员性培训比赛活动,组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无故不参加的。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先进备课组评选方案
一、评选标准
1.备课组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主动,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团结协作,和谐相处,齐心合力,勇挑重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严格执行教学常规
(1)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且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
(2)备课组每一个成员做到按学校规定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课堂,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科学,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备课组的好课率在60%以上。
(3)作业布置合理,批改细心及时,备课组批改作业的形成和要求规范统一。
(4)考试试题组织精心无差错,考试分析及时认真。
3.积极组织教师上教学研讨课,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授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
5.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培尖补差课后辅导工作。
6.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无私自为学生订练习册,复习资料和有偿家教现象。
7.准时上交有关材料。
二、评选细则
序号 | 内 容 | 得 分 | 评 估 细 则 |
1 | 制订计划 | 5 | 开学初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听课安排计划,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人,并上交教务处。 |
2 |
学习课程 标准及有 关文件 |
5 | 每学期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及市、校有关教学工作文件,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
3 |
集体备课
活动 |
20 | 开学初组织分析各章节、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掌握本学期教材的重点,研究如何突破、分散难点的方法。在提前一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每周一次按规定时间集体备课、说课、研讨等。 |
4 |
教学内容
进度 |
10 | 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内容进行教学。备课组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
5 |
上课
听课评课
|
15 | 备课组每一个成员做到按学校规定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课堂,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科学,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备课组每学期举行一次公开课教学并组织评课,做好记录。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十五节。 |
6 | 命题要求 | 10 | 考试试题由备课组统一命题。命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重基础知识及学生能力的考查,难易比例适当,评分标准统一。 |
7 | 阅卷和试卷分析 | 10 | 考试后要组织集体阅卷,按时完成成绩登记、统计工作,填写分析表。对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分析研究,提出对策。 |
8 |
校本教研
竞赛辅导
培尖补差
|
10 | 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授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在认真分析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培尖补差工作,要精心组织符合后进生实际能力的课外作业,并精批和面批,建立学生成绩“档案”,认真检查比较,改进教学工作。 |
9 |
协作情况 学期总结 |
15 | 认真进行备课组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提高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备课组内平行班之间的成绩差距逐步缩短,共同提高。 |
三、评选时间
每学年一次。
四、评选办法
1.各备课组按规定时间送交书面参评材料
2.教务处审核。
3.校务会研究确定。
五、奖励办法
先进备课组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级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对先进备课组全体教师给予奖励。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评选资格
1.备课组内有教师违反师德建设“八不准”。
2.备课组内有教师出现差课。
3.备课组内有教师在学生评教中出现低于80分的。
4.备课组活动不正常,且经常不参加市局组织的备课活动。
5.备课组内有教师出现严重的教学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